印第安


此地的原始居民为印第安各民族(统称为北美洲原住民),这些民族在至少一万年前便在加拿大居住。研究学者认为,美洲原住民的祖先可能是在大约2万年前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或者是走过冰封的海峡陆桥抵达的。

[编辑] 法国治下
最早来此地的欧洲探险家是雅克·卡蒂亚〈Jacques Cartier〉。他于1535年航行到圣劳伦斯湾并溯圣劳伦斯河而上,发现了蒙特利尔,并命名了皇家山(Mont Royal),蒙特利尔后来便以此得名。Paul Chomedey de Maisonneuve 和 Jeanne Mance 于1642年建立了法国在加拿大的殖民地玛莉亚城(Ville-Marie,现今蒙特利尔的市中心),以后发展成蒙特利尔。玛莉亚城在十八世纪一直是新法兰西的皮毛交易中心。在这里法国人用马匹、帽子和布料与印第安人大量换取毛皮。直到1760年,蒙特利尔一直从属法国。

[编辑] 英国治下
1763年巴黎条约结束了七年战争,新法兰西割让予大不列颠王国为殖民地。自此美国13殖民地的反对独立者大量涌入蒙特利尔(自此已正式得名),英语人口迅速增加。皮毛的生意随着地方西北公司的成立达到顶峰,与西面不列颠的哈德逊湾公司相抗衡。1844年到1849年,蒙特利尔成为加拿大省的省会,因此吸引了更多的英裔人士。英裔魁北克人的影响力逐渐加强,人口上和法裔相当。富裕的英裔商人在皇家山下建起了豪华的宅第。1821年,加拿大第一所大学麦吉尔大学成立:一所矗立在皇家山下的英文学校。

[编辑] 联邦

1880年的蒙特利尔法院一战之后,美国禁酒令运动使蒙特利尔成为美国人寻找酒精的避难所。至1852年,蒙特利尔共有58000户居民;到1860年成为不列颠于北美最大的城市和加拿大无可争议的经济暨文化中心。经过1883年和1918年与周边卫星城镇的合并以后,蒙特利尔再度成为以法语为主的城市。

当时蒙特利尔的失业率很高,受到美国1929年华尔街股市暴跌和继之而来的大萧条的影响又变得更加严重。加拿大经济的回升始于1930年代中期,摩天大楼开始凸现。

二战时期,市长Camillien Houde抗议征兵制并要求蒙特利尔公民忽视联邦政府对每个男人或女人的登记。中央的渥太华当局被此举激怒,遂将Houde打入牢狱,直到1944年政府将征兵制列入一般法令,Houde才得以释放。

随着人口增长,上百座的天主教堂一一兴建起来。因此蒙特利尔当年有“圣人之城”(英语:the city of Saints)和“百钟塔城”(法语:La ville aux cent clochers)的雅称。

[编辑] 战后

Biosphère - 1967世界博览会美国展馆1950年代早期蒙特利尔人口过百万,市长Jean Drapeau也对蒙特利尔的未来建设开始计划。在众多的计划中,包括了一个新的地铁系统和地下城、蒙特利尔港口的扩张,与圣劳伦斯河的海路加宽。这段时期高楼竞相矗立于城中:43层的Place Ville-Marie和47层Tour de la Bourse。另新建了两个博物馆,并于1966年开通了地铁和多条高速公路。

蒙特利尔之后组织了大量的国际活动:

1967年世界博览会(Expo '67)在蒙特利尔举行。
197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蒙特利尔举行。
1980年蒙特利尔主持了国际花卉博览会。
2005年蒙特利尔举行世界游泳锦标赛。

0 条评论

留下评论